——学校深入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学生岗位实习管理,2025年2月下旬,bat365官网登录领导班子带队,分赴扬州地区多家合作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岗位慰问等形式,学校深入了解学生实习动态,传递育人关怀,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走进一线岗位:传递关怀,夯实实习管理根基
1. 扬州维邦园林机械有限公司:以实践育才赋能“技术骨干”培养
2月26日,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厚林率学工处及机电工程系负责人走访扬州维邦园林机械有限公司。该公司自2025年元旦后接收机电工程系5名2025届毕业生实习,并将其纳入技术骨干培养体系,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
刘厚林一行深入生产车间,实地察看学生操作数控机床、参与产品装配的实践场景,并组织实习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实习生张磊表示:“企业师傅手把手指导,让我们快速掌握设备操作技巧,课堂上的机械原理知识真正‘活’了起来。”刘厚林以“安心、虚心、上心”勉励学生,强调“安全是职业发展的底线”,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技能、涵养工匠精神。公司负责人高度评价实习生表现,并建议学校强化机械制图、自动化控制等课程与企业技术需求的衔接。
2. 苏州银雁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十余年校企合作育“行业尖兵”
2月28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艳带队赴苏州银雁扬州分公司调研。这家深耕银行服务与档案管理的企业,与学校经贸旅游系合作十余年,累计接收实习生超50名,2015届毕业生郭丹丹已成长为项目督导。
在中国银行扬州维扬支行实习点,徐艳与实习生亲切交谈。实习生李倩分享:“从客户沟通到风险管控,实习让我对金融服务全流程有了深刻认知。”企业导师反馈,学校在商务礼仪、数据处理等课程中融入的实战案例,显著提升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校企双方还就优化“现代服务实务”课程模块、共建企业定制化培训项目达成共识。
二、聚焦技术前沿:产教共研,驱动“双元制”改革落地
1. 扬州同创数码测绘有限公司:产学研融合助力“数字城市”建设
2月25日,刘厚林带队走访扬州同创数码测绘有限公司,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师生团队共同参与。企业展示的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等技术成果,令学校调研团队印象深刻。
座谈会上,总经理李光才提出深化“1+X”证书试点、共建产业学院的合作愿景。刘厚林回应称,学校将推动测绘专业课程与智慧城市技术标准对接,并建议企业参与教材编写,将实景三维建模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项目。双方还商定,利用寒暑假开展“师徒结对”式培训,缩短学生从课堂到岗位的适应周期,提前锁定优秀学生资源。
2. 扬州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双师互融破解“技改难题”
2月27日,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广斌率队调研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职业教育“双元制”改革实践。企业车间内,实习生陶羽善正与工程师调试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他感慨:“学校教的电路设计理论,帮我快速理解设备原理,但实际调试中的信号干扰问题,还得靠企业导师点拨。”
赵杰指出,学校正通过“双主体协同、双场景联动、双师化互融”机制,推动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目前,校企已联合申报“微米级光学检测工艺优化”课题,计划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培养显示技术领域紧缺人才。
三、拓展合作生态:多元协同,打造就业服务新范式
扬州联图大数据有限公司:校企共育“数据工匠”
2月28日,在智谷产业园联图大数据公司,纪委书记刘厚林与信息工程系实习生深入交流。实习生周涛参与开发的银行业务数据分析系统,已应用于多家金融机构。企业技术总监称赞:“学生不仅精通Python数据处理,更能从业务视角提出优化方案,这得益于学校‘项目化教学’的扎实训练。”
校企双方还探讨了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的可行性,拟将企业真实项目嵌入课程设计,并开设“金融风控算法”“智慧政务数据治理”等特色方向班,精准对接区域数字经济人才需求。
四、成效与展望: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命运共同体”
本轮“访企拓岗”行动覆盖智能制造、数字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等区域重点产业,达成广泛合作意向,拓展优质实习岗位近百个。汇总企业关于技能证书含金量、课程模块更新等建议23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联合企业制定《实习安全操作手册》,为实习生购买专项保险,并设立校企双导师安全巡查制度;达成开发“实习成长档案”数字化平台计划,实时记录学生技能提升轨迹,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数据支持。学校将持续深入开展调研走访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实习及就业的长效联动机制:需求反馈机制、安全护航机制和成长护航机制,优化从“拓岗”到“优岗”的升级路径。
赵杰在活动总结会上指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同频共振。未来,学校将实施‘三个一体化’战略——校企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推动‘产教一体化’、共管实习基地深化‘育人一体化’、共担社会责任实现‘发展一体化’,为‘扬州制造’向‘扬州智造’转型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系列走访调研活动,既是学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学校将持续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周劼 审稿/李超 柏小凤)